首页
> 服务聚焦 > 产改试点

宝应县总工会:创新推动产改提升 鼓励职工建功立业

发布日期:2022-04-14 09:27 浏览次数:

2021年,宝应县总工会创新机制,在全县84家百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面推开产改提质增效,在扬州市率先实现由点到面的提升。

政治领航,引领产业工人跟党走。

坚持党建引领,党建带工建,着力构建“理论凝心、文化润心、典型向心”三位一体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,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职工工运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职工大讲堂建设结合起来,建立“听党话 跟党走”职工大讲堂77个,开展“劳模工匠进校园、思政教师进企业”“义工教授‘专家’企业行”活动80场(次)。一大批产业工人在产改实践中成长成才,400多人光荣入党。

素质提升,鼓励产业工人建新功。

紧扣宝应重点产业,聚焦“3+5”产业集群需求,举办重点工程劳动竞赛3场。组织开展万名职工大练兵、大比武活动,举办叉车工、车工、电焊工等职业技能竞赛5场。创新建立“工匠学苑·产改大学堂”10家,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6批次,新增技能人才4852人。发挥劳模双创工作室平台作用,推行现代学徒制,注重传、帮、带,培育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的成效。开展校企合作,深化产教融合,实行定向培养。

关心关爱,增强产业工人幸福感。

探索实施能级工资机制,25家企业签订《技术工人技能提升和创新绩效专项集体合同》,技术员工年度工资水平增长10%-30%。关心困难职工、关爱受疫情影响的职工,向3000余名职工提供生活、助学、就业、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救助。建设“爱心母婴室”40家,创成 “职工好食堂”30家,联合银行系统开展户外劳动者港湾集中建设行动,新建户外劳动者港湾12家,“爱心驿站”共建成44个。评选表彰宝应县十大金牌工人、宝应县产业工人标兵、宝应县文明职工共58人。创新实践,推进产改多维度。创新机制、体制,在全市率先建立产改挂钩联系制度、积极推进科技镇长团与劳模工作室结对机制,为每个产改企业定制个性化的工作路线图;利用多种媒体讲好产改故事,建好产改宣传墙、优化布置劳模(工匠)展示馆、精心打造全省首家劳模主题公园;创新举办产改沙龙,与企业家和产业工人共话产改,解读政策、分享经验。


打印 关闭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